从黑马到顶流!"流浪泡泡"2年狂飙350家门店的底层逻辑头条

在自助烤肉这条竞争白热化的赛道上,新品牌层出不穷,却鲜有真正跑出来的。而一个名字足够“反差感”的品牌——流浪泡泡·破破烂烂的烤肉店(以下简称“流浪泡泡”),却在两年时间里,从武汉起步,一路打进广州、南京等核心城市,门店数突破350家,成为自助烤肉领域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新顶流。其广州门店曾创下超1000桌、峰值等位8小时,单店月营收近200万元的惊人数据。
从区域黑马到全国顶流,流浪泡泡的跃升并非偶然,而是建立在一套体系化的 “城市动能模型” 之上。本文将以其南京战役为样本,拆解这个品牌如何以系统化能力,在卷到极致的餐饮战场中持续破局。
01、从“单点爆破”到“城市网络”:南京的战略节点意义
餐饮行业90%的品牌折戟异地扩张,根源在于系统化适配能力的缺失。流浪泡泡南京门店绝非试水,而是承接华中、攻坚华东的战略跳板——它标志着品牌从武汉的单点爆发(武汉排队王)、广州的流量爆破(热搜TOP1),进阶至区域联动的全国化扩张阶段。
1、独树一帜,一城一品
核心坚守:原切肥牛作为品牌灵魂单品,年销量超3000万份,搭配牛肋条、牛排等超100款SKU,保障全国口味一致性;
本地激活:针对南京新品“盐水鸭”,广州的“柠檬茶”,形成 “拳头产品+在地彩蛋” 的菜单架构。直击跨城扩张痛点——用味觉共鸣消除品牌距离。
2、流浪杠杆,借势“苏超”
南京青年人口占比超30%,高校群体超百万,苏超赛事成为城市情绪沸点。流浪泡泡深度绑定这一热点:
邀请苏超“蕞红啦啦队”空降门店表演,与品牌IP、“松弛鸭”、“蒜鸟”破次元互动;
发起“苏超竞猜赢金球”线上活动,将体育热情转化为品牌狂欢。
本质是以文化符号为媒介,将公共话题私有化为品牌资产。
3、一城一IP,营销宣传利器
“南京松弛鸭”IP从盐水鸭文化中萃取灵感,身穿球衣化身“反内卷”符号。“南京松弛鸭”是流浪泡泡“一城一IP”策略下的在地化创作,团队从南京独特的盐水鸭文化汲取灵感,结合品牌传递的沉浸式用餐体验,与消费者共创,打造出一个传递松弛与本地共鸣感的城市形象IP,延续了流浪泡泡一贯的趣味感和文化温度。
南京战役验证了流浪泡泡的区域复制能力——它不仅是品牌扩张的地理节点,更是“单店模型→城市网络→全国系统”的进化里程碑。
那么,支撑其“一城即爆”的底层系统,究竟是如何运作的?
02、认知破壁:用“在地化基因”重构品牌认同
南京的战略布局将为流浪泡泡的全国版图走出重要一步。能在不同地区“茁壮”成长离不开其品牌认知的本地化策略,因地制宜的IP策略,因时而动的热点借势,以及品牌着力扎根当地,融入当地文化的努力和决心。
1、一城一IP策略:让城市文化成为品牌翻译器
从武汉的“蒜鸟”到南京的“松弛鸭”,流浪泡泡每一个城市IP,都是团队深度调研、结合本地文化,与年轻人共创的产物。依托城市IP带来的社交传播力,广州门店实现日均六七百桌排队,小红书相关笔记超万条;南京门店尚在试营业阶段,萌宠“松弛鸭”线上线下联动,掀起开业排队潮。
背后的底层逻辑,是将品牌深度融入地域文化,并转化为可感知、可体验的文化符号,从而缩短当地消费者对“外来品牌”的认知距离。年轻人重体验、爱分享,而“一城一IP”正是流浪泡泡精准洞察后给出的回应——不仅构筑了产品之外的第二增长壁垒,也为餐饮行业打开了一条兼具温度与流量的文化营销新路径。
2、热点事件的深度转化:从“借流量”到“造场景”
品牌营销要借势,但真正有效的借势,绝不仅仅是简单蹭热度。流浪泡泡在南京的扩张过程中,精准锚定当地热度事件——苏超联赛,进行策略升级。品牌不仅邀请苏超最受欢迎的“蕞红啦啦队”现场助阵,还巧妙设计其与流浪泡泡在武汉、南京的双城IP进行联动表演,将品牌元素巧妙融入本地文化语境。
这一举措,不只是为赛事“站台”,而是通过零门槛、强互动的方式,实现从“热点事件”到“品牌资产”的深度转化。借助苏超赛事的巨大关注度,流浪泡泡成功将社交热度沉淀为用户对品牌的情感认同与参与记忆。
03、产品模型:供应链托底的“极致质价比”
认知是第一步,而产品才是餐饮品牌长红的根基。人均60~70元的流浪泡泡,能在多个城市打出“高性价比+强体验”的组合拳,背后正是品牌在产品结构和供应链方面的深度打磨。
1、标准化与在地化的黄金配比
如何平衡品牌特色与本土化?流浪泡泡给出了极具智慧的答案:守核心,微创新,坚持性价比。即:稳定输出以原切肥牛为代表的品牌主力SKU,占比约80%;同时以20%的配比融入本地特色,比如南京新品盐水鸭、广州新品柠檬茶等,形成“标准化+本地感”兼具的菜单结构。
以南京为例,盐水鸭作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城市符号,经过反复调研后被纳入菜单,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。这种“微型本地化”的思路,使品牌在不同城市间快速建立起文化连接与产品认同。
2、强供应链背后的性价比体系
在分仓建设上,流浪泡泡通过在全国建立分仓强化供应链能力。
以华南区域为例,其区域分仓的建立,有效缩短了食材配送时效、降低了成本,真正实现 “用规模化与精细化运营,把质优价廉落到实处”。目前品牌已在武汉、广州、南京等城市建立分仓。
在配送环节,品牌采用商家自配模式,确保 24 小时内送达,保障食材新鲜与供应及时。
3、一城一品:颠覆式的区域打法
从武汉的“蒜鸟”,到广州的柠檬茶、再到南京的盐水鸭,流浪泡泡将产品研发深度嵌入地域文化之中。“一城一品”不只是菜单差异化,更是一种在消费者心智中种下“品牌懂我”的认同感。
这种深入本地的研发机制,让每一城的门店都成为品牌与当地文化交汇的“触点”,也成为门店持续火爆的重要支撑。
04、组织赋能:多城复制的“中央操作系统”
极致的品牌体验与产品“质价比”是打动用户的关键,而强大的组织系统则是实现跨城规模化复制的根基。流浪泡泡通过「数据中枢决策」「供应链高效协同」「人才裂变机制」三大体系,持续释放多城联动的增长势能。
1、数据驱动:从经验决策到算法预判
品牌自研数据系统覆盖从采购、库存到销售的全链路,并融合运营、财务与用户行为分析。它不仅助力日常门店运营优化,更在前端产品研发与后端供应链协同中起到关键作用。
武汉“小龙虾”、广州的“柠檬茶”、南京“盐水鸭”等城市特色产品的精准定位,都离不开背后大数据对消费者口味与偏好的洞察支持。
2、流量盾牌:“一城一IP”共创机制
在内容营销层面,流浪泡泡搭建起了一套“IP共创”的生产模型,包括文化符号库、IP模具、UGC播种机制等。通过提炼城市精神标签、打造视觉符号与互动话题,使每一城都能形成高效、具爆点的内容传播。
如南京的“松弛鸭”,试营业阶段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形成快速传播。可以说,流浪泡泡不是单点爆款制造者,而是构建了一整套“品牌×城市×流量”的共振系统。
3、加盟生态:利润共享机制设计
流浪泡泡打造了一套既能保障品牌利润,又能赋能加盟商的盈利模型:
供应链端:自建超万平仓储中心,冷链直达、高效周转;
成本端:规模化采购压缩成本,高毛利单品提高整体收益;
支持端:成立品牌商学院,搭建“铁军训练营”,打造专业门店运营团队,打通一线执行力。
截至 2025 年 7 月,品牌已拥有 350+ 门店,绝大多数加盟商实现单月盈利,门店平均回本周期远低于行业水平。
行业启示:烤肉赛道的“三阶跃迁”
流浪泡泡的爆发绝非偶然,而是完成了三重进化:
1.从“流量爆破”到“资产沉淀”:55亿全网声量转化为品牌资产库、供应链、数字化系统等可复用基础设施;
2.从“单店模型”到“城市网络”:武汉为中枢、广州破华南、南京定华东,形成三角辐射矩阵;
3.从“质价比”到“心价比”:原切肥牛解决品质焦虑,沉浸式用餐体验满足情绪需求。
终极法则:供应链是盾,品牌是刃,数据是脑,流浪泡泡用南京战役证明:真正的餐饮全国化,不是简单的圈地运动,而是 “在每座城市生长进化”的物种能力。
免责声明:1.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,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餐饮界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来源:餐饮界www.canyinj.com"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;3.投稿请加小编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。4.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,仅供用户免费查阅,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、即时性和有效性,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、延误、不准确、错误和遗漏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处理,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